原文標題:川普瘋加關稅 美媒憂:「美國製造」機器人沒零件可用
原文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50417001297-260409
發布時間:2025/04/17
記者署名:藍孝威
原文內容:
據觀察者網報導,今年3月下旬,多家科技公司在華盛頓展示其最新的人形機器人,這場
由美國國會眾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組織的活動,本想展示美國技術實力,推
動在新興科技領域與中國競爭。然而,數日後,川普宣佈的「對等關稅」,卻可能顛覆美
國在機器人領域,尤其是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發展進程。
美國彭博社當地時間4月16日報導稱,當前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正使美國在這場中美機
器人競賽中爭奪主導地位面臨更大挑戰。報導援引機構報告稱,人形機器人的關鍵硬體目
前大多由中國大陸生產;視覺系統的五家主要供應商,有四家是中企;即便是美國機器人
頭部公司,仍需從中國大陸採購部分材料。
有行業組織負責人坦言,就算一些公司也想把製造業遷回美國,但當地甚至連銷售一些關
鍵部件的廠商都沒有,即便有,成本也高得多。高關稅之下,如果零組件價格暴漲,這些
美國機器人公司也會受到影響。
與傳統工業機器人相比,具備人類外形和運動能力的人形機器人需要更多精密部件,包括
專用執行器、傳感系統和計算晶片。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最近的一份分析報告
顯示,這些關鍵硬體大多產自中國,而中國目前是被美國加徵進口關稅最多的國家。
報告援引分析人士指出,佔機器人總材料成本50%以上的執行器,通常包含由中國生產的
無框架扭矩馬達、行星滾子螺釘和精密軸承。報告還發現,人形機器人視覺系統的五家主
要供應商中,有四家是中國公司,這些系統的成本可能高達數千美元。
「如果你仔細觀察一個機器人,會發現它是一個複雜的機器,有計算機、電池、攝影鏡頭
、馬達,很多不同的零組件,」上個月在華盛頓參加國會展示活動的Apptronik公司CEO傑
夫極d德納斯(Jeff Cardenas)說道。Apptronik公司雖然在美國組裝機器人,但仍需從
中國採購部分材料(未透露具體品類)。「現在對我們很多人來說都是不確定的,我們正
努力瞭解形勢,但每天都在變化。」
儘管川普已對多國實施臨時關稅豁免,但白宮仍維持著對華的高關稅。上週末,川普政府
先是宣佈豁免部分電子產品的關稅,但隨即又淡化了這一豁免力度。自動化推進協會是一
家代表北美地區1000多家機器人公司的行業組織,該協會主席傑夫概B恩斯坦(Jeff Burn
stein)坦言,很難說這類關稅豁免能否惠及機器人企業。
「一些企業告訴我,它們希望將製造業遷回美國,但我們甚至連銷售某些關鍵部件的供應
商都沒有。即便有,成本也高得多,」伯恩斯坦坦言,「若這些零組件價格暴漲,我們的
競爭能力就會放緩。」
彭博社指出,與中美在AI領域的競爭不同,中國在機器人領域一開始就佔據了優勢。通過
一系列政策的落實來推動創新發展,加之強大的供應鏈支撐,中國已催生出一批技術領先
的本土企業,所研發的人形機器人不僅能完成武術表演,甚至可跑完半程馬拉松。
一段時間以來,硅谷也曾顯現出取得了一些進展,歷經多年挫折後,科技投資者開始向Ap
ptronik、Figure AI和Dexterity等機器人初創公司注入數億美元資金。據悉,蘋果、Met
a和特斯拉等科技巨頭也紛紛佈局人形機器人領域。
報導認為,美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一方面得益於AI技術使機器人的環境適應能
力顯著提
升,另一方面則源自「中國製造」帶來的成本優勢,用於製造更先進機器人的某些材料的
價格下降,也提振了機器人市場。
風險投資公司恩頤投資(NEA)的合伙人亞倫毓恩U布森(Aaron Jacobson)說:「中國量
產關鍵組件使硬體成本大幅下降,這為初創企業開闢了以往因成本過高而無法涉足的新賽
道。」
然而,川普不斷升級貿易戰幾乎在一夜之間改變了局勢。「每個人都非常興奮之時,關稅
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了這種勢頭,」NEA支持的初創公司Rapid Robotics首席執行官金楓它?
(Kim Losey)說。大約半年前,Rapid Robotics剛剛完成重大戰略轉型,而中國供應鏈
的速度和成本優勢是這一轉型的關鍵。川普的關稅政策出台後,洛西的第一反應是,必須
加速供應鏈多元化佈局了。
洛西認為,中國在機器人零組件方面非常先進,這是很難被忽視的一大優勢。雖然德國和
日本等其他國家也可以填補一些供應鏈缺口,但作為機器人公司,在成本和效率之間要做
出取捨。
「他們可以在36周內完成,」洛西在談到歐洲和其他市場的供應商時說,「我們沒有那麼
多時間,我說,『你們能在36天內做到嗎?』」
心得/評論:大部份的人型機器人零件由中國產出,若關稅大戰,美國的機器人公司也得
付大筆關稅。
這波的中美關稅大戰,台廠的機器人相關供應鏈利多?轉單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