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英國半導體戰略,重振美國半導體地位
https://bit.ly/3F2jn4M
產業專家提議,美國無需學習亞洲半導體戰略模式來改變美國在半導體業的佈局。也就是說,與現今需要數十億資金來資助和使用大量水和能源的大型晶圓半導體製造廠不同的是,美國可以在每個州或郡建立更小、更具成本效益的晶圓廠。在財務上可行的方式下,這些晶圓廠可以利用創新材料和簡化的製造流程,來迴避困擾該產業的供應鏈問題。
如此做的好處是,全美各地區晶片在地化製造潛力的提升,並為配套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可以創造出數千個就業機會。
這種模組化晶圓廠可以顛覆傳統的製造流程並縮短供應鏈,從而在幾週內運送客製化的IC,進而在電子產品中,實現以往無法實現的敏捷硬體設計。
傳統上,從設計到製造可能需要幾個月到幾年的時間。但是新的創新方式,可以在不到兩週的時間內完成。由於資本支出、運輸、土地和能源方面的大量節省,在地化晶片製造在財務上更是可行的。
例如:Rolls Royce正在建造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SMR),以大規模提供下一代低碳核電。一個SMR發電站可以為將近100萬戶家庭供電,其約佔據兩個足球場那麼大的空間。而且由於該站可以用普通卡車運輸的互連模組建造,因此比起傳統的核反應爐便宜得多。
對於在半導體領域擁有引以為傲且創新歷史的英國來說,其擁有成為半導體創新先驅的技術、技能和資源,尤其是在互補或超越矽的技術方面,例如:化合物半導體和柔性電子產品。
儘管英國創新戰略是因為英國半導體公司(例如:群集在Bristol、Wales和劍橋等公司)發揮關鍵作用而來,但是以現今遇到的半導體供應鏈問題來看,範圍和雄心仍遠遠不夠。如果英國半導體公司得到適當的政府支持和鼓勵,英國很可能再次成為半導體製造強國。畢竟,英國在提高半導體技能上已經處於遍地開花的局面,人才供應似乎不成問題。
英國在半導體的方式如果套用在美國,那就能夠鼓勵本地晶片製造在更多州設立,未來即可提高半導體技能和創造就業機會,進而產生擴散效應。最近的分析表明,半導體產業的就業職缺對整體就業職缺的創造有高達6.7倍的乘數效果。
美國需要迅速採取行動,否則可能會失去最初發展的契機。既然半導體製造與創新的地位正在提升,如何重新塑造美國半導體產業,能夠兼顧技術領導與製造產能地位,絕對不是學習亞洲模式,英國的案例給了美國一些戰略調整的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