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GPU加速晶片設計,再加上AI的驅動,IC設計迎來變革
https://bit.ly/3nyBZ81
二十年前,包括英特爾在內的所有晶片製造商都不得不購買Unix機器(通常是Sparc/Solaris系統),才能夠使用EDA設計和測試他們的晶片。後來,英特爾覬覦這塊伺服器業務,同時抓住了Linux,顯然其有強烈的動機將EDA轉移到X86平台上。
出於利己主義,英特爾幫助Synopsys、Cadence、Mentor Graphics和其他公司將EDA工具全部移植到X86上的Linux。這一項巨大的努力,使得設計晶片更便宜且更具可擴展性,亦協助降低數據中心內外的運算成本。
現在可能會看到晶片設計發生同樣巨大的轉變,這次是使用AI來驅動設計。
如今隨著晶片從5奈米、3奈米,並正在推進到2奈米甚至1.8奈米和更小的電晶體幾何結構。在這種規模下,傳統IC設計的方式基本上變得不可能,因為其存在著物理極限的成像問題。
廠商正在努力創建工具,以更輕鬆地啟用運算式微影技術,以保持高效、快速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晶片製造。正如英特爾早期對X86所做的戰略,輝達也正如法泡製,只是這次它使用的是紫外光而不是可見光。因此,輝達在最近的GTC 2023 活動中推出了cuLitho,這是一個運算式微影軟體庫,旨在運行在GPU製造商的DGX H100超級電腦上,由其「Hopper」H100 GPU加速器提供支持。
輝達表示,cuLitho、DGX系統和Hopper GPU的組合可能意味著以一小部分功率實現40倍以上的性能提升。使用cuLitho,晶圓廠可以生產3到5倍以上的光罩,而功耗比現在低9倍。輝達聲稱,通常需要兩週的光罩處理現在可以在一夜之間完成。
如今輝達獲得一些廠商的支持。台積電正在將cuLitho整合到其代工業務中,設備製造商ASML將把對GPU的支持整合到其運算式微影軟體產品中,而EDA 公司Synopsys則將cuLitho整合到其軟體和系統中。話雖如此,輝達仍然沒有太多談論cuLitho的細節,包括商業模式。
許多產業專家都已經認可,AI正在迅速進入半導體晶片佈局和設計。無論是輝達對cuLitho的舉措,Synopsys.ai的戰略驅動因素,都表示著隨著製程變得愈來愈小以及晶片製造商從2D轉向2.5D和3D設計,都將讓晶片變得愈來愈複雜。最後,半導體設計領域的演變將是人才將愈來愈短缺,這時候推動進入AI設計,不僅可以幫助實現流程自動化,還可以保持產業競爭力,何樂而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