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氣候溫和舒適 車輛行駛6km 十多分鐘後 使用紅外線溫度計測量排氣管溫度
溫度計紅外線發射率Emissivity設定0.9 (預設是0.95)
https://imgur.com/4fUZbji

https://imgur.com/UTRY3lu

https://imgur.com/DYJskVu

排氣管尾段防燙裝置(aka防燙蓋)部分45~50度C
https://imgur.com/5XLjNpQ

https://imgur.com/tQ2Xg66

原廠排氣管尾段黑鐵部分 130度C
https://imgur.com/qEaJIYv

原廠排氣管觸媒段 113度C
https://imgur.com/6jPiGa9

原廠排氣管頭段 溫度只有55~63度C?
https://imgur.com/ehaGsIN

https://imgur.com/f7sJGYx

看起來原廠排氣管頭段雖然沒有防燙蓋 有防燙裝置 溫度不會碰到就立刻燙傷
原廠排氣管頭段最前面靠近引擎部分50度C!
https://imgur.com/Vl6Oz6B

https://imgur.com/QCrbxQN

聽說驗排氣管要用手摸頭段
https://imgur.com/n8fNR6A

https://imgur.com/PBoMKHb

握著排氣管頭段 OK
對於亮面金屬材質紅外線溫度計會很難測量
這時候有小技巧 把黑色膠帶/電器膠帶貼在金屬表面上然後量測即可
如果不需要維護外觀可以噴上黑色油漆
或著噴油在金屬表面也是有用
使用測量儀器前看說明書應該是基本的吧
如果還不會用應該要上網Google查一下
對於不同材質紅外線發射率Emissivity Table網路上非常好找到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missivity
https://www.thermoworks.com/emissivity-table/
如果您使用固定預設發射率為 0.95 的感測器,並且需要測量閃亮的物體,則可以透過用
噴油、平面黑漆或遮蔽膠帶覆蓋要測量的表面來進行補償。測量膠帶或塗漆表面的溫度。
這才是真實溫度。
https://imgur.com/qJyyw2W

除了非接觸的紅外線溫度計 有接觸式溫度計可以使用
熱電偶 好的三用電表可以加裝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rmocouple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e/Thermocouple0002.jpg

車輛行駛25km 40分鐘
排氣管尾段防燙裝置/防燙蓋 不同部位溫度不同
https://imgur.com/0xoW07B

https://imgur.com/HWAppBh

https://imgur.com/0xHaaNz

https://imgur.com/cb7DxHZ

https://imgur.com/seMyFnN

防燙裝置側邊45~47度C
排氣管尾段黑鐵部分 139度C
https://imgur.com/UZnCuXk

排氣管頭段 44度C! 雖然沒看到防燙蓋 應該有排氣管防燙裝置
https://imgur.com/iPSixQs

可以摸一下嗎? OK
https://imgur.com/zIhg9Lj

頭段用握的呢? 沒問題
https://imgur.com/CRr9Y0N

排氣管頭段接近引擎部分 38度C!
https://imgur.com/K2PTgbx

排氣管防燙裝置不一定要是防燙蓋
規定材質金屬60度C以內 塑膠材質70度C以內
怎麼交通單位會自己超譯成非得要防燙蓋不可呢?
導致很多進口輕檔車非得加上很醜的防燙蓋
金屬的像是電湯匙
又或是加塑膠片 凸出來尖尖的看起來會刮人似的
https://imgur.com/SAd1P5h

https://imgur.com/sCfWRqa

https://imgur.com/xZFznhu

https://imgur.com/3Vdr5Rj

咖啡拿鐵溫度60~65度C 美式咖啡65~70度C
熱飲適合喝的溫度是48~52度C 溫熱的時候比較香
https://imgur.com/gMIYSk9

不過有些咖啡師60度就在喝了
生乳殺菌使用巴氏滅菌法LTLT 63度C 30分鐘
HTST 72度C 15秒
舒肥料理和巴氏滅菌法相同概念 低溫長時間
不鏽鋼平底鍋 加上油可以正常測量溫度
https://imgur.com/qJyyw2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