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
其實剛好最近我也有想發一篇類似的文章
滿想知道對普通跑者來說,
教練的成績會是他們做選擇的考慮之一嗎?
首先,
「成績的快慢」是相對的,
全馬3小時內是很多跑者的畢生目標
但我自己跟科班教練聊天的時候,他們覺得初馬大概要240內才叫選手;
半馬80分內對普通跑者已經有點逆天了
但這個成績在跑班教練圈只能說普普
在科班生和選手圈裡面更只能是不快。
還有啊,有些教練就是從小練400、800、1500、5000、欄架、競走等等項目
沒接觸過競技運動的民眾其實對這些距離的速度根本沒概念呀~
800跑1’50很強嗎、1500跑4分內很厲害嗎
5000m也許有點概念,啊競走是什麼?
我只能說全馬3小時內的人,第一次嘗試走競走,可能連1km都撐不完。
不同的項目本來就天差地別,
理論知識跟身體機能沒辦法同步也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現象。
再來,
「會跑不一定等於會教?」
就像很多大學教授,學術很強,但不會教書;
很多高中老師,當年學測聯考甚至本科沒有滿分,但還是很受學生愛戴跟懷念。
田徑教練也是一樣的
部分體校的老牌教練,
是前國手、百傑前20、上古神獸.....
但依然被他的學生們私下齟齬(不敢透露太多哈哈orz,只能說這個現象保證是有的,而且不會是個案)
反之,成績普普的選手,只要對運動科學、課表、傷病訓練等等認知充足,而且具有滿滿的熱忱,這樣的人可能才更適合當入門、中級甚至以上跑者的跑步教練。(這部分的教練其實慢慢有在崛起,不過大多是當私人1v1教練、線上個人化課表居多,而且他們身體力行,用自己的進步說服別人買單)
把前提說完後,我來說說我自己的見解:
好的教練的確成績不一定要好。
雖然我個人目前的教練半馬6X分,
科班體育系出身 哈哈哈
並不是說一定要找這麼厲害的,就是我的環境能接觸到這種等級的教練,一般跑者的能選擇的太複雜,甚至沒有關於運動成績的基礎認知:
「入門跑者真的需要強跑者嗎?」
其實原po原文提及的教練,基礎訓練的分享我個人覺得很ok,這點有聽過現役選手也認同他的分享是標準的。
太過厲害的選手當教練,他們反而不理解入門跑者想要什麼,甚至就是每天給你開分組課表(反正就是把最強的那組課表降低組數強度跟距離,劃分成好幾組來開),然後學生花錢去團練這樣。
甚至某幾個跑班的跑姿課程太過於講求噱頭
(我沒指誰,不要幫我亂猜= =)
就以馬克操這類活動操為例子好了,我學生時候開始學的時候,整組動作從原地、用走的,到原地墊步,到最後墊步流暢走,至少花了兩週學會,一個月才流暢自然.....
也許很多人天賦異稟可以學的更快,
但部份教練太強調這類活動操的功用
忽略了這只是跑者基礎訓練中的一個節點而已。
而且老實說很多選手的跑姿滿扯的,但他們的成績也超扯.....台灣的有誰我就不說了,日本很多XD
(不是說不用跑姿就可以跑得快,而是跑得快跑得好不是只有跑姿)
but,
雖然話是這麼說
可是如果一個教練的成績一直處在低水平停滯不前,甚至同時不停的傷病纏身,這個教練的課表您心安嗎?
「低水平」的成績如我文章開頭所說,是相對的
我的教練6x分半馬,對我來說是神(不過我是比場內賽比較多,他場內賽成績更神)
只要走在正確的訓練方式上.....
「除非他標榜純理論派」
否則我認為一個教練,生涯至少也要有半馬80內,全馬3小時內的成績,每個人標準不同,而這是我認為的最低標準.....
例外的是我自己有知道一些教練的5000、10000在選手時期很強,甚至是百傑榜,但成為教練後可能轉項(越野、三鐵),或是因為經營跑班又要上班,分心訓練的情況下半馬全馬跑不好。
最後,講一下可能比較雷的議題
誠如我上一段所說,
如果一個教練你常常看到他在訓練,
但成績無法提升,甚至常常傷病(真的傷病嗎?某幾個教練受過更大更嚴重的傷,現在也是回來了,知道我在說誰的人自然知道),可能就要思考一下了。
如果生涯有過不錯的成績也就算了
我有看過一些把開跑班當夢想的「教練」
居然把幾百,或是一兩千人參賽的區域路跑賽的分組第一拿來當自己的招牌@@....
真的是拿別人的身體當自己的夢想在實現欸
好,講個更過分的
這些「夢想教練」甚至不是科班出身,
也不是本科系出身的,
沒有修過任何教育學程也敢去教幼童體育??!
重點是這些教練還很喇叭
話講的比百傑選手還大聲
形象經營的比頂級選手還耀眼
只能說,
那些在科班辛苦練習,在體育系努力學習
還有勤勤懇懇修教育學程跟實習的選手
真的是被當塑膠,
望周知。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S7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