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支運動錶是garmin935,
極輕的重量以及優秀的續航力,
當時是一時之選,
還曾經借給兩位226女神輕鬆上凸台完賽。
之後為了滿足生活上的方便,
例如支付和聽音樂,
又添購了applewatch,
帶雙錶出門成為我的日常,
AW雖然螢幕很繽紛
但每天都要充電其實十分麻煩,
然而garmin965的誕生
解決了我上述的總總困擾還能夠搭捷運。
先簡單比較一下官方上的規格:
https://i.imgur.com/s6Y8Ajp.jpg

Garmin965最明顯的升級的是
1.4吋AMOLED觸控螢幕,
高彩度又清晰,操作更直覺輕鬆瀏覽
且不卡頓。
值得一提的是游泳在水下也是十分明亮清楚。
Garmin935我真的是上山下海,
錶面及錶圈都被我撞的咪咪貓貓。
965錶圈則是使用鈦金屬環材質,
除了耐用之外質感更加提升,
玻璃表面也更為堅固耐用,
重點是重量沒差多少使用上能夠更加放心。
按鍵方面965維持Forerunner系列作
左三右二配置,
右上方按鍵體積變大了,
另外雖然背面的感測器較為凸出,
不過幾天就習慣了。
UI介面也是質感大提升,進入運動模式後
上方的小人也會有動態的效果
,而透過connectIQ亦可設定個人化的錶面。
個人化錶面
https://i.imgur.com/SImVzyg.jpeg

Garmin965及935外觀比較
https://i.imgur.com/MSr9tss.jpeg

https://i.imgur.com/HCIc0nt.jpeg

多頻定位
965支援Multi-band GNSS
多頻多衛星定位系統
(GPS,GLONASS,GALILEO),
還有SatIQ 技術,
可智能判斷環境最適合的衛星與模式,
除了定位更加精準還更省電。
分別在學校操場及田徑場的場地進行定位測試
測試1
在200公尺學校操場 開啟一般跑步模式
https://i.imgur.com/FoUY60b.jpg

測試2
在400公尺田徑場的場地進行測試
(跑在第三道)
965開田徑場模式,軌跡很完整;
935開一般跑步模式(無田徑場模式)
https://i.imgur.com/8sTgmXs.jpg

965能使用田徑場模式
https://i.imgur.com/kb6pNte.jpg

經過兩次測試,
965幾乎10秒內就定位成功;
935大概20~40秒。
軌跡圖的部分,
935在面對比較高的遮擋物時,
飄移現象嚴重很多,有不少誤差。
續航
935已經非常省電,根據官網965更勝一籌,
智慧手錶模式下最長可達 23 天電力,
GPS 模式下最長可達31小時。
根據實際測試,
跑5k電量消耗程度差不多,
965稍微省電一點少掉2%,
平常大概一週練六天,
訓練完電力還是很充足,
沒想到965搭配AMOLED還能如此省電
簡直黑科技。
長距離的LSD或者外騎西濱使用下
電力還是很充足
https://i.imgur.com/sUChgjF.jpg

三鐵模式
https://i.imgur.com/KC2vvW3.jpg

三鐵錶最棒就是能一鍵轉換,
輕鬆切換運動模式,不會手忙腳亂,
訓練期間最重要的兩鐵轉換跑也能勝任。
後來才發現原來能自行設定複合性運動項目,
例如我有時下雨就會在健身房
進行室內游泳+跑步機。
複合性運動進行室內運動轉換
https://i.imgur.com/863a1Ov.jpg

一鍵轉換,輕鬆切換運動模式
https://i.imgur.com/9mRTev9.jpg

另外新增了許多之前935沒有的實用功能,
也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訓練完備程度
訓練完備程度會依照睡眠、恢復時間、
HRV狀態、短期負荷,與睡眠紀錄
判斷個人當天可執行的訓練強度,
他也會於每日晨報中顯示,
起床就馬上得知今日訓練要如何適當的調整
https://i.imgur.com/hZ7gxSg.jpg

https://i.imgur.com/fzWakTn.jpg

如圖所示
訓練期間我有時呈現的指數是不佳的,
細看每個數據得知是恢復時間不足
以及睡眠品質不佳造成,
為了避免受傷,強迫自己晚上早點就寢,
並且如果非得要訓練
我會選擇降低訓練的強度或量,
畢竟休息睡飽也是訓練的重要一環。
即時體力量表
他有點像是遊戲中主角的體力值,
運動中即時顯示當下的殘血,
個人覺得非常適用在間歇跑
或者地形多變的越野跑,
利用此數值來妥善分配體力避免提早報爆掉
或者避免訓練沒達到目標需求,
是一個很實用且易懂的參考數值。
800間歇 x8 搭配訓練頁面的即時體力量表
https://i.imgur.com/2pWrSX6.jpg

長期/短期訓練負荷比
短期負荷指的是過去七天的總負荷;
長期負荷則是考慮了過去28天的訓練。
將短期的負荷放在長期的負荷當中,
去觀看短期的訓練是否有超過長期的負荷
而會有訓練過度的可能,
反之則是訓練能再更提升並加強,
簡單來說如下表,
https://i.imgur.com/s0FRBAq.jpg

若負荷比>1.4
代表近期訓練量過多、過於疲勞,
接下來的訓練必須減量休息來降低受傷風險。
負荷比在0.8~1.4之間
表示身體處於良好的備戰狀態,
可以繼續維持。
負荷比<0.8
代表目前訓練是輕鬆能駕馭
且仍有提升的空間。
因此能藉此追蹤目前訓練負荷的變化
是否達到理想的狀況。
https://i.imgur.com/0b24kO6.jpg

直覺式的圖表顯示目前訓練的負荷變化
訓練狀態表
根據最大攝氧、短期負荷
與HRV狀態長時間的變化而取得,
這些估算的數值能夠幫助
了解目前的訓練是否足夠、
時間是不是夠長,
可以幫助我決定未來的訓練方向
https://i.imgur.com/6EB3n0K.jpg

https://i.imgur.com/56dOQBm.jpg

如訓練負荷焦點顯示
我近期的的訓練缺乏無氧,
接下來的訓練就可以安排較激烈的無氧活動,增加速度以及無氧能力。
跑步數據分析
Garmin後台強大的數據分析,
讓科學化的訓練變得更加輕鬆,
透過紀錄跑步的相關數據
可以在完成後自我評估,
而garmin965又新增了跑步動態資訊,
無須搭配小綠豆就可以檢視步幅、移動效率、觸地時間及垂直振福,
進而改善跑姿避免傷害並提升跑步效率。
以較低的垂直振幅跑出較大的步幅(移動參數),
代表把能量用在向前而非向上跑步效率較佳。
移動參數=步幅/垂直振幅 %
https://i.imgur.com/cTAd56i.jpg

https://i.imgur.com/nNGChF9.jpg

https://i.imgur.com/MWbfzIe.jpg

分析了某次LSD的訓練發現
中後段垂直震幅開始增加了,
代表身體上下震動的幅度增加了,
會耗費不必要的體力,
我也記得有次在跑短間歇,
教練指出我跑步時左右高低晃動得很大,
若要更精進跑步,
除了要增加肌力訓練增加穩定性外,
也可透過跳繩訓練減少觸地的時間。
其他如不規則心律警告、跌倒偵測通知
、血氧、支付、音樂以及悠遊卡功能,
965都有支援,
運動只需帶965出門真的十分便利,
總之935真的可以光榮退役了,
因為不管是在訓練上還是日常生活上,
965根本就是大躍進,升級超有感,
尤其在鐵人三項長期的訓練下,
休息和恢復往往會被忽略,
965直覺性的顯示訓練變化,
就像是一個教練
隨時在監督自己的數據並適時地調整訓練,
相信升級手錶之後
能讓我的訓練效率也大升級,
期待新的965帶領我邁向明年的226的道路。
--